古筝是中国传统民乐乐器,本文中,上海儒鸿书院古筝培训班简介古筝培训知识:古筝文学作品,小楼·明月·说筝。
古筝培训知识之古筝文学作品,小楼·明月·说筝:前言
前日有幸得遇高人,长谈半宿,临别借我《中国音乐美学史》,并嘱我好生攻读,勿负厚望,云云。后随手翻阅,肃然,方知自己于中国音乐知之甚少,尚未窥得门径。忆及曾数发厥词,汗颜。人之常理,所读益多,益知己所学之少,乃至三噤其口,未敢轻易妄言,料想余亦莫能外,由是,特于细读之前作本篇,以志所思,虽难免幼稚、偏颇,概取立此存照之意,以便将来回首、比较之用。
古筝培训知识之古筝文学作品,小楼·明月·说筝:
“小雨收尘,冰蟾莹彻,水光浮璧。谁知怨抑,静倚官桥吹笛。映宫墙,风飞乱叶,品高调侧人未识,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栏杆四饶,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夜沉沉,雁啼甚哀,片云尽卷清漏滴。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这是周邦彦的一首《月下笛》,以它作为本文开篇,正是为了引出第一个话题:我心目中的中国音乐到底是什么样子。其实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经多次提及这个问题,但是大多以一两句玄而又玄的古语一带而过,从未深究,并非我不愿说清楚,而是在自己心中,它本就是朦朦胧胧的存在着,好象网上认识却从未谋面的好友,每当你想到他,脑中总能隐约感到一个人站在那里,但却是在一片烟雾缭绕之中,看不清面孔。我实在是个懒人,从未企图拨开迷雾,探寻后面的真相,但是写作本文,这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于是当我问自己时,就想到了最近读过的这首词。
这并不奇怪,因为正是在这首词中,我体会到了深为自己所认同的古乐境界:月光清冷,更深露重,万籁俱寂,闲吹玉笛。你完全可以反驳我说这不过是一种外在的包装罢了,就象你不能凭借一座建筑表层的白色瓷砖贴面来判断它究竟是写字楼还是豪华厕所一样,官桥上的吹笛客并不见得比二半夜北京天桥上拉胡琴卖艺的老汉高明多少。不错!但这样的场景至少从外观上契合了中国古乐所追求的意境:清、微、淡、远---我最好补充说明一下,这四个字来源于古琴(徐上瀛的《溪山琴况》还未及仔细阅读,这只是凭了一直以来的印象,未免又要贻笑方家了),所以与其说是中国古乐,倒不如说是以古琴为代表,在士人阶层中流传的雅乐更准确些。(那么让我们在这里做个约定好了,下面我所提到的中国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如果未经说明均为此意)
中国传统文化以含蓄,内敛为特征,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当然莫能例外。说到这里,这也正是我不喜古筝现代曲目的原因。这些曲子以纷繁复杂的演奏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段,不可谓不美,比如奥运期间整日伴着滔滔的浏阳河和诸多奥运冠军出现在广告里的著名筝曲《浏阳河》,极尽委婉悠扬之能事,相信没有人会否认这是一首动听的曲子。但是,我得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很偏激是吧?我一向以为中国的音乐是需要演奏者和谛听者来共同完成的---我不想用听众这个词,真正的中国音乐也许压根不应用来演出,它即使不是象古书所教导的那样为仪节修身的手段,至少也是自娱怡情之用。如果我说最高境界就是象陶渊明一样携无弦琴悠游于南山之下你是否会当场吐血拂袖而去呢?那好,我们不说这个,还是先回到刚才的话题好了。当然,深究起来,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要由作者和欣赏者来共同完成,但是就中国音乐来说,欣赏者占的比重要大得多---这正是由中国文化内敛的特质决定的,正象说到相思,是不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要比站在楼下大喊“安红,我想你想的睡不着觉”留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呢?而面对现代筝曲时,听者早淹没在铺面而来的旋律中,完全剥夺了人于娓娓道来的曲子营造的意境中慢慢倘佯、细细品味的权利。
我非常希望琴、筝、箫这些为我所爱的乐器能够一如既往的平和含蓄下去,如果孤注一掷地为了适应时代去求新求变,充其量是多了几种可以演奏“心太软”的音色,但是付出的代价可能是难以估量的。骇人听闻吗?食古不化吗?也许,但是我坚信一样东西绵延不断传承数千载本身就是我们将它继续保持下去的完美理由。
当然,我上面说的也还有问题,因为筝从来与“风雅平和”无关,不但历来为士人所轻,宋朝更一度被逐出雅部乐。我之所以这样顽固的将它与琴相提并论,是因为如果有机会,我非常希望能将古筝雅乐化、文人化。为了达到此目的,向古琴借鉴学习是个不错的办法。虽然我相信“乐为心声”,音乐的雅俗与演奏乐器并无必然联系。但是古琴毕竟常御君子之侧,在中国文化中浸泡了二千多年。前日有幸听到用古琴手法演奏筝曲的几个片段,高古之意,令人心醉。古琴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过于枯燥,颇有高处不胜寒之感,周日在音乐厅听古琴演奏,旁边的小姑娘在听长门怨时竟然扑哧笑出了声。筝倍低音音色与琴的古雅颇有相似之处,但是中高音区的清婉又能在筝曲演奏中带出一抹亮色,如能将二者结合也许可以为中国民乐赢得更多的知音。只愿自己将来可以有机会师从名家,修习古琴,以便将此付诸实践。
最后,为了避免被人当作脑筋腐朽掉的老偏执狂,来坦白一下我一味求古的原因。“琴棋书画”不但是中国古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着手研究中国文化的切入点。推广中国民乐很好,但是不是最终的目的,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因为对中国民乐的喜爱开始关注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那将是一件比37度天气里的一杯凉茶更美妙的事情---这个比喻实在很拙劣,没办法,一想到这光明的前景我就激动的说都不会话了。还是举个例子吧,从小老师就教我写文章不但要讲道理,更要摆事实来着。酒狂是首著名的古琴曲,单从音乐的角度看,这是三千琴曲中最为特殊的一首,为晋代阮藉所作,采用八六拍,表现了人在酒醉后步伐踉跄的神态。那么进一步探究,阮籍所处的晋朝是什么样的时代?那是司马氏披着名教外衣,篡魏氏天下之时,司马政权打着忠孝旗号行弑逆之事的虚伪遭到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士人阶层的鄙夷和耻笑。而阮籍做为竹林七贤之一虽然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心怀不满,却又不象嵇康一样打着“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旗号公然与朝廷为敌。他一方面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另一面为了明哲保身,对于司马氏的拉拢虚与委蛇,向往某地的风光就要求去该地为官,待尽览美景之后即挂印而返。阮籍任性所为的处事风格在当时看来也颇为放诞不羁,比如著名的“酒酣醉卧胡姬侧”和“穷途之哭”就是很好的例子。了解了这些再听酒狂,就更容易领会该曲“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以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的主题,相信听得你头皮发炸,寒毛倒竖不是什么难事。
古筝培训知识之古筝文学作品,小楼·明月·说筝:后记
还是到此为止吧,意犹未尽的时候结束最好,当然,也许你早已看得意兴阑珊、呕吐不止了,所以我向每一位能看到结语的同学表示真挚的感谢。最初是因为深谈之后有了提笔的冲动,后来由于拖延时间过长,断断续续写了三四天之久,逐渐就变成了一项任务。今天终于三鼓作气了结本文,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很久没写过这么严肃的东西,很有些不适应,许多话自己读着都绕的糊涂,所以不指望能引起什么共鸣,只是为了将自己以前碎片状、云雾状的思想做个总结,立在这里,然后终于可以打开《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第一页,轻装前进了。
本文由儒鸿书院跨文化交际管理师培训班收集整理
兰考忠音民族乐器厂 版权所有
热线QQ:1011445902 手机:13781132296
地址: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前双井村二组 邮编:475300